果然确诊了!苏州一小伙怀疑自己有病1个月挂39个号

综合 2023-12-26 11:24:58

果然确诊“疑病症”了!苏州一小伙怀疑自己有病1个月挂39个号! 真是奇葩!

有人还真是没事闲的,怀疑自己有病,一个月挂了39个号,平均下来有时候一天要去两次医院!

或许是恐惧支配了情绪,令人无法自控,陷入过度焦虑。你对身体的微小变化极度敏感,一旦察觉到异样,便立即臆想出严重的病症。

这种状况在新冠时期尤为常见,许多人一旦感冒,便紧张得无法自已,急匆匆去接受检测,结果却往往什么事都没有,纯粹是自己吓自己。

事发江苏苏州,说的就是这位叫小杨(化姓,下同)的大学生,最近一个月里,他频频光顾学校附近的卫生院,竟挂了39个号。

据了解,小杨本没任何症状,他频繁就医完全是源于对父亲患白血病离世的阴影。他带着一颗焦虑不安的心,初次就医时血常规指标稍偏离正常范围,却成了他沉湎就医的导火索。

从此,小杨就常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做全身B超检查,还把身上各个淋巴结反复检查。拿到结果后,都要找专家看结果,当一个专家说没事后,小杨不放心,还会找另一个专家看,甚至有时上班期间也要请假去医院。每次专家说他没病,他似乎能安心些,但没几天又开始怀疑,然后又循环就医……

从医院挂胸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精神内科等,再到精神卫生科,最终他被确诊为“疑病症”。 

资料显示,疑病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对自身身体健康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惧,常常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的疾病,尽管医学检查结果显示他们的身体并没有问题。

疑病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少对身体健康的过度关注和担忧。

2. 药物治疗: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疑病症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但药物治疗通常与心理治疗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3. 教育和信息:提供准确的医学信息和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真实风险和症状,以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恐惧。

4. 支持和理解: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对疑病症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他们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

5. 应对技巧:教授患者应对焦虑和担忧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应对负面思维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应对疑病症引起的不适和紧张。

希望他早点康复吧!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